熱線:150-2412-8305
外觀檢查:
殼體有無變形、銹蝕、污穢。
絕緣件(套管、支柱)有無裂紋、破損、放電痕跡。
連接螺栓、接地線是否緊固完好。
銘牌標識是否清晰。
運行狀態監測:
儀表讀數: 輸入/輸出電壓、電流、頻率、穩壓精度是否在允許范圍內。
指示信號: 工作/故障指示燈、報警裝置是否正常。
運行聲音: 有無異常振動、噪音(如嗡嗡聲過大、吱吱放電聲、機械摩擦聲)。
溫升檢查: 用手背或測溫儀檢測繞組、鐵芯、開關觸點、連接端子等關鍵部位溫度是否異常升高。
環境檢查:
通風散熱是否良好,進出風口有無堵塞。
環境溫度、濕度是否符合設備要求。
周圍有無易燃易爆物品或腐蝕性氣體。
停電、驗電、放電、掛接地線: 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。
清潔除塵:
徹底清除機內外的灰塵、油污、異物(特別是散熱片、風扇、電路板)。
使用干燥壓縮空氣或軟毛刷,避免損壞元件。
緊固連接:
檢查并緊固所有電氣連接點(母線排、接線端子、開關觸點、互感器接頭)。
檢查機械傳動部件(如調壓電機的齒輪、鏈條)的緊固和潤滑情況(若適用)。
碳刷與滑環檢查(感應式/柱式穩壓器):
檢查碳刷磨損程度(剩余長度小于原長1/3需更換)。
檢查碳刷在刷握內活動是否靈活,壓力是否均勻適中。
檢查滑環(銅環)表面是否光滑、有無燒蝕、氧化、溝痕。必要時用細砂紙打磨或車光。
清理碳粉。
開關與繼電器檢查(補償式穩壓器):
檢查接觸器、繼電器觸點有無燒蝕、粘連、氧化。嚴重燒蝕需更換或打磨。
檢查動作機構是否靈活,吸合、釋放是否可靠。
檢查滅弧裝置是否完好。
冷卻系統檢查:
檢查風扇運轉是否正常、無異響,葉片有無變形。
清潔風扇濾網(如有)。
保護裝置檢查:
模擬測試過壓、欠壓、過流、短路、缺相等保護功能是否動作準確、可靠。
檢查熔斷器(保險絲)規格是否正確,接觸良好。
絕緣性能測試:
絕緣電阻測試: 使用兆歐表測量繞組(輸入-輸出、輸入-地、輸出-地)及不同電路間的絕緣電阻,應符合標準或廠家要求(通常要求 >1MΩ/kV)。
介質損耗角正切(tanδ)測試: (對油浸式或大型干式)評估絕緣整體性能。
交流耐壓試驗: 按規程施加高于額定電壓一定倍數的工頻交流電壓,持續1分鐘,考核主絕緣強度。(此項需專業人員操作?。?/span>
繞組直流電阻測試:
測量各相繞組的直流電阻,相間阻值偏差不應超過2%,與出廠或歷史數據比較無明顯變化,判斷繞組有無匝間短路、接頭焊接不良等問題。
變比與極性檢查:
驗證實際變壓比是否符合銘牌或設計要求,檢查極性是否正確。
空載試驗:
測量空載電流和空載損耗,與出廠值比較,判斷鐵芯質量、磁路有無缺陷。
短路試驗:
(通常在出廠或大修后做)測量短路阻抗和負載損耗,驗證繞組設計、制造質量及承受短路能力。
油化驗(油浸式穩壓器):
檢測絕緣油的擊穿電壓、介質損耗、含水量、含氣量、酸值、色譜分析等,評估油質和內部潛伏性故障。
控制系統檢查與校準:
檢查控制板(主板)元件有無明顯損壞(電容鼓包、燒焦痕跡等)。
校準電壓、電流采樣精度。
檢查軟件版本、參數設置。
測試自動/手動切換功能。
核心部件深度檢查與更換:
根據運行年限和狀態評估結果,可能涉及:更換磨損嚴重的碳刷、觸頭;更換老化密封件(油浸式);更換性能下降的電力電子器件(如SCR/IGBT模塊,在無觸點穩壓器中);更換劣化的電容器等。
恢復與接線檢查: 確認所有接線正確無誤、牢固可靠。
功能測試:
空載通電,檢查儀表顯示、指示燈、風扇、控制功能是否正常。
逐步加載,觀察穩壓精度、動態響應速度、波形畸變等是否達標。
再次驗證各項保護功能。
記錄與報告:
詳細記錄檢修項目、測試數據、發現的問題、處理措施及更換部件。
形成完整的檢修報告存檔。
重要提示:
安全第一! 所有檢修工作必須由具備相應資質的電工或專業人員進行,嚴格遵守電力安全規程(停電、驗電、掛接地線、懸掛標識牌)。
參考依據: 務必以設備制造廠的維護手冊/說明書和國家/行業相關標準(如 DL/T 573《電力變壓器檢修導則》中相關部分,GB/T 《交流穩壓器》等)為準。
預防為主: 制定并嚴格執行定期巡檢、保養和預防性試驗計劃,是避免故障、延長設備壽命的關鍵。
狀態檢修: 結合在線監測技術(如溫度、局放、油色譜在線監測)和定期試驗結果,可逐步向狀態檢修過渡,提高檢修效率和經濟性。